煤化工研发中心聚甲醛合成中试项目完成36小时连续聚合实验

2024-08-09

近日,煤化工研发中心聚甲醛合成中试项目成功完成36小时连续聚合实验,装置整体运行平稳,工艺参数调节精准,实验过程安全可控,达到预期目标,同时制备出中试合格产品400kg,产品关键指标达到国内外优质产品水平。

自2019年起,研发中心致力于新型催化体系聚甲醛合成技术和关键设备国产化替代研究,先后于2021年和2023年完成“共聚甲醛热稳定性研究及关键技术开发”“高品质纺丝级聚甲醛及彩色聚甲醛纤维关键技术开发”2项集团科技创新项目,系统探究新型催化剂及聚合工艺条件对聚甲醛综合性能的影响,形成高性能聚甲醛合成关键制备技术,实现了低VOC和纺丝级聚甲醛中试制备。按照研发中心年初计划,该项目于2024年4月中旬开始进入长周期连续实验阶段,聚甲醛项目组(新材料研究室)深挖中试装置的每个环节,进行连续实验条件优化、装置升级改造,后调集其他4个研究室骨干力量组成12人的攻关队伍,克服中试装置自动化程度不高、反应原料取样困难和输送易堵、实验区高温等不利条件,经过5次5小时以上连续实验和3次12小时以上连续运行倒班实验积累经验、培训磨合人员,结合发现的问题,对装置进行4项技术改造,重点解决影响装置长周期运行的瓶颈问题,为后续更长时间的连续实验创造了有利条件。在研发中心领导带领下,聚甲醛项目组和其他研究室技术人员紧密配合,中浩公司提供三聚甲醛、二氧戊环原料和电力等保障,实验一次性开车成功,并连续运行时间达到40小时,超过计划预期。实验期间,各岗位研发技术人员分工明确,强化责任意识,及时发现、调度协商并解决过程中的问题,充分保证了连续聚合装置运行的稳定性、取样的及时性和结果分析的准确性。经过3天2夜的长周期稳定运行,获得重要中试运行工艺参数,通过工艺条件调节,实现了聚甲醛关键指标的精准调控,其中熔融指数13.4g/10min、挥发分(M)值0.17%,色度b值0.9,均达到预期。实验过程中也发现了现有部分装备性能老化,后续将重点解决反应器模温机控温性能差、催化剂单向阀易堵塞等问题。此次连续中试实验的顺利完成,为下一步更长周期的连续实验和产业化应用奠定了基础。

聚甲醛作为开滦高端聚甲醛产业链的重要一环,其生产与加工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本次实验的顺利开展,实现了高品质聚甲醛连续聚合实验运行时长的再度超越,标志着研发中心新型催化体系聚甲醛合成中试技术开发工作取得了预期的成果,为项目后续向产业化迈进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下一步,项目组将怀着“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拼搏精神,继续高效高质量向前推进项目。

分享